联系方式: 0535-6905983
你的位置: 首页 > 联合会工作 > 学习交流-

特色小镇:不要“一哄而上”然后“一哄而散”


发布日期:2017-03-23 09:04:55 浏览量:84 信息来源:

中华建设网讯(记者 袁业飞)在深入推进新型城镇化的大背景下,特色小镇建设快速升温。


2016年7月,住建部、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决定在全国范围内开展特色小镇培育工作,提出到2020年培育1000个左右的特色小镇。10月中旬,住建部公布了首批127个中国特色小镇名单。随后,国家发改委发布了《关于加快美丽特色小(城)镇建设的指导意见》。


此后,全国各省市特色小镇建设申报蔚然成风。住建部、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也表示将切实推进政策性金融资金支持特色小镇建设。


有专家观察到,截止到目前,各地特色小镇建设、投资已经产生井喷效应。


到底什么是特色小镇?我们该怎么建特色小镇?



特色小镇一哄而上?

所谓特色小城镇,是指以传统行政区划为单元,特色产业鲜明、具有一定人口和经济规模的建制镇。


2014年4月,浙江省政府率先出台了《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特色小镇规划建设的指导意见》,提出重点培育和规划建设100个左右的特色小镇。2016年2月,国家发改委举行了新闻发布会,重推了浙江的特色小镇,浙江杭州的云栖小镇成为了特色小镇的典型案例。随后,广东、江苏、河北、贵州、福建等地方政府也相继出台推进特色小镇发展的相关指导意见。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中央层面已经多次发文提到了推进特色小镇的建设。


2016年2月6日,国务院发布了《关于深入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若干意见》,里面提到了加快培育中小城市和特色小城镇。发展具有特色优势的休闲旅游、商贸物流、信息产业、先进制造、民俗文化传承、科技教育等魅力小镇,带动农业现代化和农民就近城镇化。


2016年3月17日,两会授权发布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中提出了优化城镇化布局和形态,要求加快发展中小城市和特色镇,因地制宜发展特色鲜明、产城融合、充满魅力的小城镇。


2016年7月1日,住建部连同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发布了《关于开展特色小镇培育工作的通知》,到2020年,培育1000个左右各具特色、富有活力的休闲旅游、商贸物流、现代制造、教育科技、传统文化、美丽宜居等特色小镇,引领带动全国小城镇建设,不断提高建设水平和发展质量。


在多项政策红利支持下,特色小镇建设成为各方关注的焦点。有些地方找准自身优势,通过特色小镇建设找到了经济发展新动能;而有些地方则盲目跟风上项目,试图简单照搬其他地方或国外的经验,存在一定风险。


特色小镇迅猛发展有必然性

从深入推进新型城镇化的大局来看,特色小镇的迅猛发展是有必然性的。


贵州大学经济学院院长王秀峰认为,开展培育特色小镇,是城镇化推进过程中,综合考虑人口空间结构,区域承载负荷所做出的战略决策。特色小镇所代表的就地、就近城镇化,是一种低成本的城镇化,避免了规模过大造成的“规模不经济”(规模扩大,而边际效益却渐渐下降),有利于实现人口、资源和生态的协调发展。


国家发改委中国城市和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学术委秘书长冯奎认为,国内特色小镇的兴起和发展,确实有一定的必然性。以其中的一个典型形态——基金小镇为例,有媒体统计,目前全国规划中的基金小镇,也已经超过20个。这是因为。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之后,正在形成新的供血系统。各类基金机构,包括创业投资基金、股权投资基金、证券投资基金、对冲基金等各类基金及相关产业链服务机构,也迎来了发展的春天。这些机构集中、集聚式发展,有利于发挥基金投资的规模效应、竞争效应、接力赛效应、风险分担效应。国外一些成功案例表明,基金类机构倾向于集群化存在。一些经验还表明,基金机构爱扎堆,他们投资服务的对象也爱扎堆。基金小镇能为基金机构的集聚发展提供新的载体、平台与空间。基金小镇受热捧既反映了基金机构这种经济供血系统蓬勃发展的现实,也体现了基金机构倾向于集聚式发展的特性。“可以说,基金产业是特色,是魂;小镇是载体,是形。”冯奎说。


避免三个误区

然而,国内一些经济相对落后的地区也提出要建设特色小镇,有必要吗?


西湖云栖小镇主攻云计算产业。住建部专家在分析云栖小镇的发展经验时指出,这里从工业园成功转型为云栖小镇,背后主要有着马云、郭台铭等业界大佬的支持,并据此提醒大家,特色产业的选择、培育,务必要立足自身环境和资源禀赋,如果没有自己的“云台”为支撑,就不要轻易做“云栖”。


的确,有没有必要建那么多特色小镇,谁说了算?市场说了算。中国这么大的国家,在经济发展的新旧转换之机出现一批特色小镇,既是正常的,又是必需的。然而,市场的力量要发挥决定性作用。


专家们提醒,建设特色小镇,成败关键在产业的选择和培育。但在选准产业的同时,需要避免三个误区。


误区之一,是把特色小镇建设等同于“房地产化”。以为建设特色小镇,就是搞房地产,而忽视了对特色产业本身的培育和发展。就此,住建部有关通知已经明确,要防止盲目造镇,要依据产业发展确定城镇规模。


产业之于城市、之于小镇的极端重要性毋庸赘述。审视以往,已经有诸多国内外城镇因产业兴而兴,又因产业衰而衰的案例。但现实中,有些地方追求“短平快”,只重视短期效应和小镇面貌改变,导致特色小镇的发展缺少产业支撑。


误区之二,把特色产业的选择、培育,简单理解为打造经济开发区,追求产业发展的“大而全”,奉行“捡到篮子就是菜”的偏颇认识,什么产业热门就追逐什么。


经济新常态下,传统产业遭遇挑战,新兴产业的发展也面临激烈竞争。选择特色鲜明的产业,需要立足产业链条做深入分析,更需要对市场需求有着科学把握。而这个过程,单纯依靠政府部门难以完成,必须坚持市场主导,尊重市场规律。


误区之三,产业项目投资重“数字”轻“实效”。一些地方谈及自己的产业投资,动辄几百亿上千亿,但三五年过去,到这些地方看看,依然是荒地一片。这是某些地方发展产业园区时出现的现象,而今建设特色小镇也要避免“放卫星”竞赛。


特色产业投资的“实效”,一是要“实”,在引进投资者的过程中,要强化对投资项目的约束和考核,使项目落地进展达到最理想的状况。同时也要注重投资的效果,这包括对土地等资源的高效集约利用,以及对环境影响的最小代价等。



没有特色宁可不建

出现“一哄而上”现象的主要原因何在?在于一些地方只看到了特色小镇的“名”与“形”,却没有把握或回避了“神”与“魂”。这反映出一些地方对特色小镇、基金小镇的认识比较表面化,对其规律缺乏深刻认知。同时,也反映出一些地方是在“穿新鞋子走老路,拿新瓶子装旧酒”,发展模式没有实现根本转变。


“国企、民企、制造商、建造商、投资者、投机者等,大家都认为特色小镇是小个头、门槛低,因此争着建造特色小镇。”冯奎说, 打着特色小镇的旗号,实质就是搞地产开发,或者盲目拼比。不管有没有基础,也要搞基金小镇、健康养老小镇、机器人小镇,这是比较危险的一种倾向。


每个想建特色小镇的地方,都要把握好这几个问题:谁来建设?在哪建设?何时建设?建设多少?要建什么?


谁来建设?政府部门主要在宏观层面合理指导并进行规划监督,建设的主体应该主要依靠企业家,要充分发挥社会资本的作用。


在哪建设?大城市周边、基础设施较好的地方、有一定特色产业的地方、社会投资比较活跃的地方,可能先行一步。决不能不顾现实条件、忽视各项短板,就让特色小镇四处开花。


何时建设?目前,有的地方已经具备条件,有的地方的条件还不充足。如果不能或难以建设时,宁愿留白,也不能胡乱拼凑。


建设多少?国家层面要推1000个试点示范,从全国来看这不算多。但是,不能由此层层搞试点、搞示范,造声势、刮大风。


要建什么?特色是生命,是活力,是竞争力,如果找不到特色,宁可不建。专家指出,特色产业是特色小镇的命脉,只有从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出发,找准切入口,选好特色产业来牵动,激发小镇的活力,才能为特色小镇的发展注入动力。


特色小镇要实现科学发展

此前,住建部、财政部、国家发改委在《关于开展特色小镇培育工作的通知》中曾明确,建设特色小镇,首先要有特色鲜明的产业形态。


特色鲜明的产业形态,是有一定基础的小镇才具有的。上海交通大学城市科学研究院院长刘士林曾说,他在地方调研时发现,越往基层问题越大,当地把特色小镇作为要帽子、要票子的途径,这成为他们的最大推动力。所以,当前有地方的状况是政府热、企业冷。


我们要知道,企业是不会乱花钱的。表面上开招商大会,会来很多企业家,但是在没有基础的地方,投资真正落地很难,现实并不乐观。因为小城镇的基础设施很差,要补齐短板就要有较大投入,且开发成本很高,建设投入周期长、见效慢。看起来小城镇的土地、劳动力都很便宜,但是基础设施的费用加上成本就很高了,而且很多小城镇现在还断电、断水。


如果搞特色小镇跟搞园区、景区一样,都是为了圈地搞房地产,那就会刺激出现空城、烂尾楼等,带来很多后遗症。有专家预言说,过低的门槛将导致中西部有些地方旅游型特色小镇“新鲜劲一过就冷冷清清”,即使当初推出的典型,也会落得“节假日拥挤不堪,剩下的日子就没人去”的下场。


因此,要把紧准入门槛。政策要支持那些看得见,行得通的地方,这个地方具备基本条件,有这个基因,才是政策支持的基础。既不能认为本地一无是处,也不能异想天开,要把决定权交给有眼光的企业,当地的开发主体机构。


而且从政策的实施来说,以浙江为例,就提出了要执行严格的评估,建立倒逼机制,允许申报,但如果一两年的开发中出现了问题就把政策收回,同时还要给予警告。从浙江支持的主要对象来看,只有把支持政策重点落实到中小企业头上才会持久的焕发活力,有利于形成未来的产业集群。


我们一定要改变思路,须知“特色小镇”不能一味追求大规模投资,打造的目的不是为了贪大求全,而是为了更好寻求小镇经济发展动力,激发小镇经济发展活力。如果小镇找不到特色的定位,没有可持续的商业模式支撑,“一哄而上”之后难免“一哄而散”。而特色小镇成不成功,要看能否满足参与各方利益,调动各方积极性,让民众满意、企业满意、政府满意,三者相互相生,缺一不可。失去这“三个满意”,犹如镜中月,水中花。